博物院
Museum
简 介:《博物院》杂志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河北博物院联合协办的国家级博物馆行业学术期刊。于2017年正式创刊发行。《博物院》杂志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国策,以推动文博研究与文化传播为己任,致力于为全国文博界、相关专业院校师生及广大文博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平台。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201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1715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241/G2
- 邮发代号:80-60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端石绵绵瓜瓞砚
(F0002-F0002)
“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学术主持人语
宋向光
(7-9)
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10-11)
对北京大学博物馆专修科一些情况的回忆
甄朔南[1]
(11-14)
我国大学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徐玲[1]
(15-17)
实然与应然:高校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断层与争议
周婧景[1]
(17-20)
认识和处理好博物馆学学术、学科、课程的关系
宋向光[1]
(21-23)
高校博物馆学专业素养教育与博物馆学学科体系建设
杨瑾[1]
(23-25)
“新文科”背景下博物馆学如何跨界“自救”?
王思怡[1]
(25-27)
博物馆人才培养与专业领域教育的细分化
严建强[1]
(27-29)
基于实践的高校博物馆学课程建设
王思渝[1];杭侃[1]
(29-32)
博物馆学专业教育的名与实
黄洋[1]
(32-34)
高校博物馆学专业人才培养与发展创新
刘毅[1]
(34-37)
博物馆需要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吗?——国内博物馆学学科体系的一点思考
闫志[1]
(37-38)
吉林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唐淼[1]
(38-40)
三维融创:西北大学博物馆学专业教育学科体系的层次建构与创新发展
周剑虹[1]
(40-41)
构建新时期中国高校博物馆学专业教育体系
高大伦[1];李丽萍[1]
(42-45)
馆校合作开发博物馆特展幼儿教育课程的路径探索
王昱丹[1];李金[2];陈欣[1]
(46-53)
博物馆职业启蒙教育:“博物馆+职业体验”的整体学习设计
段若钰[1];张瑞洁[1];王智柔[1]
(54-62)
汉代建筑装饰的“列钱”图案
王子今[1]
(63-72)
龟兹舍利盒乐舞源于古希腊酒神节舞蹈考
林梅村[1]
(73-78)
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纺织品初探
谷雨珊[1];刘大玮[2]
(79-88)
后蜀赵廷隐墓乐伎俑所持鼓类乐器考辨
刘仕毅[1]
(89-97)
两件新见折扇与乾隆帝艺事、鉴藏考辨
贺立[1]
(98-103)
博物馆日常生活史策展路径探究——以伦敦家庭博物馆为例
陈美慈[1]
(104-110)
多媒体科普舞台剧探索与创制——以《太空穿针》为例
徐湮[1]
(111-118)
人物纪念馆景观设计:内涵、评价与实践
刘欣[1];马路遥[2]
(119-129)
建构主义视角下展览教育互动装置设计研究——以不列颠博物馆“罗马军团:戎马生涯”展为例
吴启月[1];程珮琪[2]
(130-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