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遗产
Heritage Architecture
简 介:《建筑遗产》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学出版社)与同济大学共同主办。《建筑遗产》以科学与艺术的“联姻”和历史与未来的交融为愿景,兼具学术探索性、工程示范性和艺术鉴赏性,致力于建构跨学科、跨文化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为提升我国城乡建设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水准做出贡献。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创刊时间:2016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科学出版社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728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071/TU
- 邮发代号:4-923
- 单价:
- 总价:
2021年 第2期
山西省平顺县岳家寨
无[1]
(Q1-Q1)
康定东路85号麦根路别墅保护修缮工程(张爱玲故居)
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1]
(Q2-Q2)
晋系风土与风土建筑
王金平[1];汤丽蓉[1]
(1-11)
从文化传播视角看晋系乡土建筑的区域关联
李浈[1];颜炳亮[1]
(12-21)
黄土高原窑洞民居的传承与再生
杨柳[1,2];刘加平[3,4]
(22-31)
山西平陆县地坑窑营造技艺初探
薛林平[1];刘传勇[1];胡盼[2]
(32-39)
黄河晋陕沿岸风土聚落"村寨分离"特征及地域分布研究——以龙门至潼关段为例
林晓丹[1]
(40-49)
唐宋建筑转型的切片——以10-12世纪晋中地区地方建筑外檐斗栱配置方式演变为线索
周淼[1]
(50-58)
格式化与个性化——明初制度整顿背景下的太原崇善寺大悲殿建筑
周啸林[1];温静[2]
(59-69)
且说越地建筑文化
朱光亚[1]
(70-80)
技术的现代性——图根哈特别墅的建筑设备研究
李辉[1];蒲仪军[2]
(81-88)
从长安到西安:唐代之后长安城垣格局的变迁
王瑞坤[1]
(89-97)
以"集体参考"为基础的建造
王方戟[1,2];黄晓童[1]
(99-111)
"不确定"的遗产再生策略——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馆改造设计再思考
王志强[1,2];张鹏举[1,2]
(112-121)
建成遗产的价值体系与保护利用的适应性选择——以上海白公馆修缮利用项目为例
江天一[1];郑宁[1]
(122-131)
小三线建设的遗产——九三五六厂暨淮海机械厂的改造与更新
周渐佳[1];李丹锋[2]
(132-140)
时空修补:废墟作为当代建筑的永恒参考——以西班牙皮亚斯学校废墟改造为国立远程教育大学为例
王伟侨[1,2]
(141-152)
简讯
黄斐然[1];王瑞坤[1]
(153-156)
《建筑遗产》征稿启事
无[1]
(156-156)
湖北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
无[1]
(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