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4月19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Marxism & Reality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22)

简  介:《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主办的密切联系实际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理论刊物。

  • 主管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 创刊时间:199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6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4-596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040/A
  • 邮发代号:82-821
  • 单价:28.0000
  • 总价:168.0000

2008年 第3期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念《宣言》发表160周年马克思诞辰190周年座谈会 (F0002-F0002)

努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谈《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俞可平[1] (4-5)

《共产党宣言》的生命力——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推进《共产党宣言》研究 李君如 (6-9)

纪念马克思,学习马克思 顾锦屏 (10-11)

关于《共产党宣言》的三个问题 黄楠森[1] (12-14)

当今坚持并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断想 高放[1] (15-17)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价值观的统一——为《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而作 薛德震[1] (18-22)

学习《共产党宣言》应当继承什么? 王长江 (23-24)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周为民 (25-26)

共产主义理论是《共产党宣言》的核心 安启念[1] (27-28)

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确理解《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座谈会综述 江洋 (29-32)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地方代表大会和委员会制度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 (33-42)

关于党的地方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及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43-48)

关于地方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职权划分及相互关系问题的调研报告 (49-54)

关于进一步发挥地方党委全委会作用的调研报告 (55-60)

战后欧洲治理机制的历史演进 吴志成[1];杨娜[2] (61-69)

欧洲与东亚区域合作动因的比较分析 葛建华;但苏敏 (70-74)

欧洲社会对话的新制度主义解析 郑春荣[1] (75-80)

权威政党体制探源——以新加坡为例 苗成斌[1] (81-86)

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和谐社会构建 郭泽保 (87-90)

构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关系 余世喜[1];李忠红[2] (91-94)

关于中国现阶段民主政治建设路径取向的思考 朱哲[1];白艳[2] (95-98)

解读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工资决定的历史和道德因素 李志远[1] (99-102)

论马克思现实性哲学内在蕴涵的形而上维度 陆杰荣[1];王国富[2] (103-107)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美学维度解读 彭修银[1];张子程[2] (108-11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其启示 解保军[1];李建军[2] (112-115)

马克思的公平观及其对和谐社会的启示 张啸尘 (116-119)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时代诠释 王晓杰 (120-122)

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及其启迪意义 郑祥福 (123-126)

本雅明的历史观解读 纪逗 (127-130)

葛兰西对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孙玉霞 (131-134)

“后税改时代”的乡镇体制改革 纪程[1] (135-138)

新农村试点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分析——基于江西农村的个案研究 刘春春[1] (139-141)

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增长的制度适应性效率现状分析 田湘波[1];谭丰华[2] (142-144)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意义和措施 舒建玲[1];卢海洋[2] (145-148)

论科学发展观的时代精神 王春玺 (149-152)

论以人为本法律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在我国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董立山[1] (153-156)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王让新[1] (157-16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意识 余章华 (161-164)

解读科学发展观 张秀荣[1] (165-167)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的思考 胡潇[1];黄禧祯[1] (168-170)

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学说及其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吴九占 (171-17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理析 田克勤[1] (175-178)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初探 陈岸涛[1] (179-182)

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程建军[1] (183-186)

论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 徐海波[1];王萍[2] (187-189)

关于和谐文化与革命文化关系的几点思考 雷家军[1];阎治才[2] (190-192)

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众价值体系建设 王明初[1] (193-19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旗帜 王岩[1] (196-198)

批判性思维:创新人才的首要思维范式 赵晓芬 (199-202)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与转换——第七届马克思哲学论坛综述 车玉玲[1] (203-204)

一部新见迭出的好书——读高放教授的《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 徐卫国 (205-206)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视角: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评《马克思学新奠基》 杨金海[1];李百玲[2] (207-208)

第三届“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坛”将于今年10月下旬在美国克莱蒙举行 (208-208)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来源期刊(2008年-2009年) (F0004-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