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先秦经学视域中的“以意逆志”新探
孟琢[1,2]
(5-14)
叛经从文:“文学批评史”与“文学阐释学”对孟子“以意逆志”说的双重误读
张亚东[1]
(15-25)
“读书”与“解经”:中国儒家经典阐释的两种形态
郑伟[1]
(26-35)
论“势”:中古时期的经典解释与文学批评
徐亦然[1]
(36-46)
“世说体”的嬗变与界定
王传龙[1]
(47-56)
“为情”话语的基本构成与双重建构——以王国维的“境界论”为个案
方锡球[1]
(57-66)
从上博简到屈原:楚辞顿叹节律演进论
吴忆南[1]
(67-75)
“语”与“文”的纠葛:国语运动的两条路径及其与文学革命之关系
季剑青[1]
(76-86)
读史与读碑:论《墓碣文》与鲁迅治史之关系
陈澜[1]
(87-96)
个人史的隐匿与敞开——重拾《小约翰》的翻译与鲁迅的写作
易彬[1]
(97-107)
阿部次郎与鲁迅的尼采接受
王丹[1]
(108-117)
零余者的自我塑形与基于感性的共同体意识——郁达夫20世纪20至30年代小说再探
尚晓进[1]
(118-127)
“说话”传统与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文体建构
颜水生[1]
(128-138)
中国当代作家的“古典认同”与当代文学的“古典性”——以王安忆、苏童和毕飞宇的创作为例证
徐阿兵[1]
(139-148)
革命历史小说叙事话语的传承与创新——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
惠雁冰[1]
(149-158)
“十七年”旧体诗词中的风景书写
李聪聪[1]
(159-168)
中国科幻小说科技想象的认知逻辑转型与新奇叙事诗学建构
詹玲[1]
(169-179)
孔子诗教及相关观念研究
过常宝[1]
(180-191)
汉魏六朝尺牍文体观
赵树功[1]
(192-201)
重写明代诗史的理路与思考
余来明[1]
(202-211)
有情世界:清代诗词批评中的“迷离”之境
郭文仪[1]
(212-223)
编后记
(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