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4月23日 星期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

Literary Review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20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21-2022)、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2022)

简  介:文艺理论刊物。发表有关中国文学与中国文论、外国文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促进我国文学理论学说和体系的建设。中国文学研究和理论批评的主流权威学术刊物。1957年3月创刊。文章的学理功底和学术特色凝聚了众多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该杂志视角独特、论域宽宏,在中国文学评论界享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1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37/I
  • 邮发代号:2-26
  • 单价:52.0000
  • 总价:312.0000

2005年 第6期

元杂剧与佛教 陈洪[1] (5-14)

由人学到天学的《诗》学诠释——《诗纬》诗学研究 刘毓庆[1] (15-22)

“狂怪”和“与世无争”论李贽的双重文化人格 许建平[1,2] (23-34)

游记文体之辨 梅新林[1];崔小敬[1] (35-41)

天宝之风尚党——论盛中唐之交诗坛风气的转移 张安祖[1];杜萌若[1] (42-46)

蜀川与蜀州辨考——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异文证释 胡正武 (47-50)

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当代文学研究 肖伟胜[1] (51-56)

作品链与活动史——对文学史观的重新审视 高小康[1] (57-63)

本刊稿约 (63-63)

汪曾祺小说“改写”的意义 杨红莉[1] (64-73)

化血为墨迹的持久阵痛——绿原诗歌论(1949—1976) 霍俊明 (74-78)

新时期之初小说对知识分子身份的想象 初清华[1] (79-85)

曹禺三大名剧的接受历程与当代价值 王卫平[1] (86-91)

新文学版权页研究 朱金顺[1] (92-97)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 王黎君[1] (98-106)

《语丝》、《骆驼草》、《论语》:现代纯文学轻松化写作观念之流变 赵海彦[1] (107-113)

“前五四”的命名及其对考察中国近代诗歌转型的意义 李金涛[1] (114-118)

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 贾振勇[1] (119-125)

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 高建平[1] (126-135)

“读图时代”的图文“战争” 周宪[1] (136-144)

文学经典的危言与大众趣味权力化 高楠[1] (145-149)

论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 章辉[1] (150-158)

话语权力与跨文化对话中的形象传递 邹广胜 (159-165)

中西比较诗学研究的瓶颈现象及反思 谭佳[1] (166-171)

评徐宗文著《三馀论草》 霍松林 (172-174)

评《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 朱晓进[1] (175-178)

消费时代文学的意义 蒋述卓[1] (179-184)

方法、眼光及现代文学史建构 李继凯[1] (185-189)

“东亚现代文学中的战争与历史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胡博(整理) (190-195)

《新青年》暨现代文学高层论坛会议综述 戚真赫(整理) (195-198)

张恨水抗战作品学术研讨会综述 谢家顺(整理) (198-201)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刘林魁(整理);普慧(整理) (201-204)

编后记 (205-205)

《文学评论》2005年总目录 (206-208)

郁贤皓教授主编国家级重点教材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209-210)

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简介 (211-212)

关于《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编纂情况的三点说明(以明文学部二为例) 陈文新;余来明 (213-215)

学术经典 传世之作 (216-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