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曾用刊名:高校理论战线
简 介:本刊为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反映高校文科教学、科研的最新动向,荟萃全国高校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栏目:经济理论研讨、怎样看西方经济学、高校工作研究、高校德育建设等。读者对象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院校师生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58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136/C
- 邮发代号:82-419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1期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F0002-F00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升华
顾海良[1]
(4-16)
内在现实与社会现实:再思马克思的现实观念
刘森林[1]
(17-26)
战略思维的全局观实践历程及现实启示
段妍[1,2]
(27-34)
历史思维在新时代的坚持和运用
高继文[1,2];王硕[1]
(35-44)
底线思维的二重逻辑解析
蒋积伟[1,2]
(45-53)
制造业“隐形冠军”培育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杜晶晶[1];胡登峰[1]
(54-61)
我国高端资本品的生产性内需驱动作用
贾利军[1];陈恒烜[1]
(62-71)
工业化进程中生态风险生成的逻辑及应对
丁少锋[1]
(72-77)
论监察委犯罪调查的法治化
何家弘[1]
(78-98)
激活正当防卫条款的路径再思考
魏汉涛[1,2];张如[1]
(99-109)
社会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公共服务治理路径
白维军[1]
(110-116)
走向基本公共服务的公民信息权保护--来自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的启示
尚虎平[1];朱昭娜[1]
(117-123)
文化转向与数字人文视域中的美学研究范式重构
范玉刚[1]
(124-134)
交互·沉浸·拟人--网络文艺审美体验范式的三重特性
沈壮娟[1]
(135-143)
新媒体时代影视艺术的审美转变
柴焰[1];杨馥华[1]
(144-151)
“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综述
罗爱武[1]
(152-152)
第九届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前沿论坛:“科技变革与人文创新”理论研讨会通知
无[1,2,3]
(153-153)
第六届“高校党史教育论坛”征文通知
无[1,2,3]
(154-154)
2020年《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参考选题
(155-155)
投稿须知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编辑部[1]
(16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