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Social Sciences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5)
曾用刊名:高校理论战线
简 介:本刊为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刊物。反映高校文科教学、科研的最新动向,荟萃全国高校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主要栏目:经济理论研讨、怎样看西方经济学、高校工作研究、高校德育建设等。读者对象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文科院校师生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
- 创刊时间:1988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580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136/C
- 邮发代号:82-419
- 单价:
- 总价:
2020年 第2期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F0002-F0002)
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理解
刘凤义[1,2]
(4-11)
高质量目标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框架与路径
任保平[1,2]
(12-18)
论国家文化治理能力优势建设
胡惠林[1]
(19-33)
创新思维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用
黄蓉生[1];方建[1]
(34-42)
法治思维运用于应对风险的价值意蕴
金筱萍[1];蒋从斌[1]
(43-51)
辩证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思想方法
孙艳美[1];盛林[1]
(52-59)
发掘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维度
沈江平[1,2];胡秀灵[1]
(60-68)
数字乡村与信息赋能
吕普生[1]
(69-79)
文艺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审美实践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三维结构
金永兵[1]
(80-89)
“左联”探索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三条路径
江守义[1]
(90-100)
“深入生活”: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关键词研究
孙书文[1];赵红芳[1]
(101-110)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国际发展援助与减贫合作的模式创新
张伟玉[1];王志民[1,2]
(111-124)
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的障碍与解构
魏求月[1,2]
(125-134)
晚清公局与州县行政变革——以巴县为例
梁勇[1]
(135-146)
皖南事变前后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变化
闫磊[1];何云庵[1]
(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