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
Marxist Philosophy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倡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多面向、多维度的深入研究,主要刊载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经典著作、发展历程、创新成果、当代问题思考、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研究成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创刊时间:202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996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737/A
- 邮发代号:82-3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贡献研究
洪波[1]
(6-14)
“第二个结合”推进中华文明发展的三重逻辑
邹广文[1];白宁远[1]
(15-22)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的方法论与文化主体自觉
赫明宇[1]
(23-28)
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和文明意蕴
孟轶琛[1]
(29-34)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美好生活”话语出场的重大意义与创新路向
刘泽峰[1]
(35-40)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哲学相结合
杨信礼[1]
(41-50)
邓小平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黄承梁[1]
(51-57)
邓小平民主制度化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任鹏[1];刘子萌[1]
(58-65)
社会基本矛盾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逻辑
乔倩[1];李楠[2]
(66-71)
数字文化发展的资本逻辑及其控制形式
张中华[1]
(72-77)
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探源
刘朝帅[1];马志强[1]
(78-83)
《神圣家族》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哲学的批判研究
程华[1]
(84-90)
“感性直观”的时空结构批判及其唯物史观构序——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扬弃
李勇[1]
(91-96)
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概念
秦益成[1]
(97-103)
马克思恩格斯文本中的“文化”概念及逻辑建构
郑伟[1];冯凯[1]
(104-111)
列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的方法论探究
朱赞瑶[1]
(112-117)
资本逻辑视域下马克思空间批判思想的三重维度
徐斌[1];侯晓玉[1]
(118-125)
马克思与费尔巴哈的人的类本质理论辨析
何晓亮[1];刘秀萍[2]
(126-131)
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的内涵和旨归
王季[1]
(132-137)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析进路及其方法论启示
马健[1];李志[2]
(138-143)
劳动公共性的逻辑与历史证成——马克思对西方公共性叙事的批判性超越
袁祖社[1,2];韩贵昌[1,3]
(144-151)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资本与剥削的“新变化”
孙伟平[1];刘航宇[1]
(152-159)
论海登·怀特“某种马克思主义者”的肖像——怀特与马克思关系的再理解
李国屏[1];赵剑英[2]
(160-167)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史视域下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董键铭[1,2]
(168-174)
高兹劳动解放思想的历史与逻辑重构——兼评关于高兹劳动解放思想的两种不同阐释
罗骞[1];杨毅然[1]
(175-182)
图绘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方法论
孙琳[1,2]
(183-190)
《马克思国家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评介
梁树发[1]
(191-193)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
刘梅瑞[1];廖荷怡丹[1];王慧林[1]
(194-196)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事记(九)
(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