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中国文学年鉴

中国文学年鉴

ALMANAC OF CHINESE LITERATURE

简  介:本刊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的刊物。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创刊时间
  • 出版周期:年刊
  •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081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4096/I
  • 邮发代号
  • 单价:418.0000
  • 总价:418.0000

2022年 第1期

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立传——写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年鉴》系列出版之际 高源 (0-0)

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 习近平 (3-9)

以史明志,吹响新征程的嘹亮号角 铁凝 (10-13)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专辑 马旭 (15-16)

党领导文艺评论的历史启示——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 夏潮 (17-20)

中国共产党与百年文艺理论批评 张炯 (21-23)

马克思主义与近百年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 赵敏俐 (24-38)

文化自信与中国现代学术百年 关爱和 (39-53)

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与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史概观 刘亚娟 (54-64)

“鲁迅诞辰140周年”纪念专辑 冷川 (65-66)

《鲁迅全集》的编纂与现代文学文献学的互动——以1958年版、1981年版《鲁迅全集》为例 黄海飞 (67-78)

鲁迅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文艺之路”的“起点”及其问题 邵宁宁 (79-88)

鲁迅的佛性与诗性 孙郁 (89-104)

鲁迅的上海研究与杂文写作 李国华 (105-119)

阿Q越界日本九十年 赵京华 (120-131)

“(中国文学年鉴》创刊40周年”纪念专辑 刘延玲 (133-134)

我与《年鉴》的特殊缘分 白烨 (135-137)

我对《年鉴》的回顾与期待 赵存茂 (138-140)

关于《年鉴》的几个故事 严平 (141-145)

构筑充满反思精神的文学编年史——祝贺《中国文学年鉴》创刊40周年 安德明 (146-147)

我眼中的《中国文学年鉴》 陈才智 (148-156)

机遇和挑战——《中国文学年鉴》创办四十年感言 刘跃进 (157-163)

2021年长篇小说:在海水和火焰之间 刘诗宇 (167-170)

2021年中篇小说:文学观念的新变与后疫情时代的精神岩层 聂梦 (171-176)

小说里的人生:找回自我及其他——2021年度短篇小说巡礼 毕光明 (177-184)

2021年散文:时代的气象、大地的恩泽 王清辉 (185-188)

2021年报告文学:向着历史和现实敞开,创造新时代红色精品 李朝全 (189-194)

2021年诗歌:生长点·开放性·历史化·总体性 霍俊明 (195-198)

2021年话剧创作演出综述 刘平 (199-207)

2021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综述 邱婧 (208-212)

远去的白马 朱秀海 (215-234)

谁在敲门 罗伟章 (234-254)

妈妈不告诉我 肖克凡 (255-296)

游乐场 孙睿 (296-324)

我父亲的奇想之屋 韩松落 (325-350)

信使 铁凝 (351-362)

伯爵猫 南翔 (362-372)

虚构的花朵 张者 (372-380)

无解 刘爱玲 (380-388)

叙事课 荆歌 (388-396)

《1937,延安对话》(节选) (美)托马斯·亚瑟·毕森;李彦 (397-410)

同行,为了同一的目标——鲁迅的红色朋友圈 刘晴 (411-417)

新潮与多元:辛亥革命以后的服饰变革 左玉河 (417-421)

故乡即异邦 刘大先 (422-433)

扇上桃花 王韵 (434-442)

云端上的乡音 徐迅 (443-453)

古窑 褚福海 (453-457)

草茎上的流年 祁云枝 (457-465)

橡皮擦 沙爽 (466-470)

在狱中,她写下托孤遗书 丁小炜 (470-475)

带灯的人 草白 (475-483)

薇薇安·迈尔,活在照片里的女人 刘潇 (484-487)

青春,是党旗的一抹颜色 峭岩 (488-488)

如果…… 宋晓杰 (489-489)

图书馆里的女人 罗晓玲(瑶族) (489-490)

三姐妹 路也 (490-490)

乡愁断章 梅燕 (491-491)

傅天琳的金果园 荣荣 (491-492)

这些玉米 张凡修 (492-492)

落日的推手 冯景亭 (493-493)

水碎在了水里 阿华 (493-493)

与一片落叶谈及余生 罗占艳 (494-494)

收废品的敞篷车 晓弦 (494-495)

孪生 张二棍 (495-495)

2021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李汶璟;杨宇 (499-515)

2021年古代文论研究综述 杨子彦 (516-533)

2021年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李一帅 (534-553)

2021年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综述 林甸甸 (554-576)

2021年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都轶伦 (577-588)

2021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 陈才智 (589-617)

2021年宋辽金文学研究综述 王润英 (618-645)

2021年元明清文学研究综述 朱姗;裴云龙;武君 (646-690)

2021年域外汉籍研究综述 徐子昭;金程宇 (691-718)

2021年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 郜同麟;王敏庆;王楠 (719-743)

2021年近代文学研究综述 潘静如 (744-762)

2021年现代文学研究综述 李煜华;王芳 (763-782)

2021年当代文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 徐刚 (783-795)

2021年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孙金琛 (796-809)

2021年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综述 孙昭仪 (810-830)

2021年比较文学研究综述 程玉梅;谭佳 (831-847)

2021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祝鹏程 (848-871)

2021年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综述 王艳 (872-886)

文化三级跳:人工智能的工艺史定位 刘方喜 (889-891)

走向“一种批判的工艺学史”:论本雅明《爱德华·福克斯》中的技术批判 汪尧翀 (891-893)

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新中国的确立与巩固 张永清 (893-895)

行为构建、人的构形及其存在形式——在巴赫金的诗学与哲学之间 钱中文 (896-899)

中国古代艺术的体系构成 张法 (899-901)

近代文话中的辨体批评论 党圣元;赵静 (901-903)

宋词的境界之美——生命情感的“要眇宜修” 曾繁仁 (903-905)

“典型”在现代中国的百年旅行——外来理论本土化的范例 王一川 (906-908)

《国语》的成编、研究及其版本系统 俞志慧 (908-910)

出土文献与《山海经》新证 刘钊 (910-911)

上古文学中的神怪声音书写与音景构设——以《山海经》为中心 梁奇;高丹 (912-913)

先秦占书的生成及其文献体系的分流 林甸甸 (913-915)

《史记》与“文章”——从中国文学观念史角度的考察 吴光兴 (915-916)

汉魏六朝诗文文本的流动与变异 陈君 (917-918)

东晋南朝时代钱塘江诗路的形成 钱志熙 (918-920)

“花开两朵缘一枝”:王元化、牟世金与《文心雕龙》学会的成立——以王元化致周扬两封未刊信为主的疏考 徐庆全 (920-921)

佛教与谶纬之间:《马宝颂》所见梁武帝时代的信仰与王权 孙英刚 (921-923)

陶渊明“心好异书”解 范子烨 (923-924)

韩、孟探索古诗句调的意义和得失 葛晓音 (925-926)

杜甫《杂述》《秋述》文体形态及其源流考论 吴怀东 (926-928)

韩愈的夷夏观及其对古文思想的形塑 刘宁 (928-929)

读者与作者的“竞争”——论晚唐五代杜牧形象的生成 洪越 (930-931)

李商隐《哭刘蕡》“湓浦书来”补笺 刘学锴 (931-933)

纪念钱锺书先生:重读《宋诗选注》 张鸣 (933-934)

从“年谱”到“编年系地谱”——重建作家年谱的理念与范式 王兆鹏 (934-936)

新出墓志与宋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以王安石为核心的考察 刘成国 (936-937)

檀郎与谢娘——论唐宋词中的类名现象 张仲谋 (938-939)

文学本位的宋代诗韵研究刍论 黄金灿 (939-941)

金代战争与文学 胡传志 (941-942)

明清别集的著述化 何诗海 (943-944)

元人评点元诗的诗学价值与意义 罗鹭 (944-946)

清人对唐宋七绝的判别、宗尚与调和 庄文龙 (946-947)

古代小说研究主流范式的呈现——《文学遗产》创刊六十五年揭载小说论文解析 竺青 (948-951)

《儒林外史》的副文本与叙述时间 商伟 (951-952)

毛晋的名剧意识与《六十种曲》之编纂 刘建欣 (953-954)

新语汇进入近代旧体诗的两条途径及其书写模式变迁 周明初;谢文韬 (954-956)

地方路径与“20世纪中国革命和文学”研究中的可能性 何吉贤 (957-959)

论《女神》的诗体创新——为《女神》出版100周年而作 张伯江 (960-961)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组织化与理论批评的跨国再生产——以冯雪峰翻译列宁文论为线索 王中忱 (962-964)

唐弢:站在历史当口,探索中国学术道路 冷川 (964-967)

“信任感”与“心宽路远”——《山乡巨变(上部)》的现实理解和生活感觉 程凯 (967-969)

英语美学的历史谱系 周宪 (969-971)

中国现当代文学瘟疫叙事的转型及其机制 赵普光;姜溪海 (971-974)

批评史:国家文学和制度规范的视阈——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的若干思考 吴俊 (974-977)

“故乡”修辞与中国当代经验书写——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还乡记 李敏 (977-979)

去吧,摩西;来吧,西西弗——论孙少平 李建军 (979-982)

奇外有奇更无奇——余华《文城》的叙事艺术及其问题 王鹏程 (982-984)

走向活文学观:中国网络文学与次生口语文化 黎杨全 (984-986)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 胡疆锋 (986-989)

“世界华文文学”定义再辨析 朱双一 (989-991)

“世界华文文学”的分布及其走向 古远清 (991-993)

近代美国华侨英语自传文学的归属问题 王列耀;李光辉 (994-996)

旅台马华作家群与重写台湾文学史问题研究 孔苏颜;刘小新 (996-998)

香港文学研究的前生今世 赵稀方 (998-1000)

海外华人诗学的诸种面向 张重岗 (1000-1003)

1926年:鲁迅国民性话语的展开——以“马上日记”为中心 董炳月 (10003-10005)

整体与比较的视野:少数民族口头文论的存在特征、多维文艺观及其意义 邓永江;姚新勇 (1005-1007)

国际比较神话学研究的老传统与新视域 谭佳;孙利利 (1007-1009)

降噪世界中的耳语:ASMR亚文化与大众文化中的声音转向 赵柔柔 (1009-1011)

讲故事:人类交流的基本形式 安德明 (1011-1014)

从百姓口头采集俚言,用民俗生活阐释语义:《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俗语》的编纂思路与学术理念 黄涛 (1014-1016)

口头传统研究可以为曲艺研究带来什么? 祝鹏程 (1017-1019)

普罗普与巴赫金——试论20世纪民间文艺学的两种范式 王杰文 (1019-1021)

组织化与脱域化:《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县卷本的知识生产研究 漆凌云 (1022-1024)

《钟敬文全集》编纂的主要问题 祝晓风 (1025-1027)

《神秘与现实:俄苏美学艺术之思》 李一帅 (1031-1033)

《文艺复兴时代的王阳明》 李衍柱 (1034-1035)

《语法与诗境:汉诗艺术之破析》 蔡宗齐 (1035-1038)

《礼乐制度变迁与春秋文体演变研究》 韩高年 (1039-1040)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 罗建新 (1041-1042)

《文体·文事·文学史:中古文体学研究》 胡大雷 (1043-1044)

《〈文选〉学丛稿》 刘跃进 (1045-1046)

《汉魏六朝别集研究》 刘明 (1046-1048)

《守选制与唐代文人的诗歌创作研究》 陈铁民 (1048-1049)

《唐代诗人墓志汇编·出土文献卷》 胡可先;杨琼 (1050-1051)

《白居易资料新编》 陈才智 (1052-1053)

《石门文字禅校注》 周裕锴 (1053-1055)

《吕本中诗集笺注》 祝尚书 (1055-1057)

《北宋三大文人集团》 王水照 (1058-1059)

《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 蒋寅 (1060-1062)

《元代文人群体的地理分布与文学格局》 邱江宁 (1062-1064)

《况周颐与晚清民国词学》 彭玉平 (1064-1066)

《红楼梦甲戌本研究》 刘世德 (1066-1068)

《孙逊学术文集》 孙逊 (1068-1069)

《古本戏曲丛刊十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1070-1071)

《明清戏曲序跋纂笺》 郭英德;李志远 (1072-1073)

《乾隆间饬禁戏曲研究》 彭秋溪 (1074-1075)

《中国现代文学史料批判的理论与方法》 金宏宇 (1076-1078)

《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 季剑青 (1078-1080)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 陈思广 (1081-1083)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袁一丹 (1083-1085)

《社会风景的寓言:中国电影文化1988—2015》 张旭东 (1086-1088)

《李劼人往事:1925—1952》 龚静染 (1088-1090)

《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感官建构(1976—1985)》 刘军茹 (1090-1092)

《上海文学的都市性(1990—2015)》 靳路遥 (1093-1094)

《网络文学的媒介转型》 许苗苗 (1095-1096)

《世界华文文学概论》 古远清 (1097-1099)

《华文文学的跨语境传播研究》 颜敏 (1100-1102)

《明暗之间:鲁迅传》 丸尾常喜;陈青庆 (1103-1104)

《多民族国家的人类学》 徐新建 (1105-1107)

《玉文化先统一长三角》 叶舒宪 (1108-1109)

《比较文学变异学》 曹顺庆 (1110-1112)

《时间与东亚古代世界》 刘晓峰 (1112-1114)

《神话主义: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的神话挪用和重构》 杨利慧 (1115-1116)

《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丛·第一辑》 林继富 (1117-1118)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 祁连休;冯志华 (1118-1120)

《内蒙古民间文艺搜集整理史研究》 刘思诚 (1120-1122)

《〈山海经〉的世界:妖怪、万物与星空》 刘宗迪 (1122-1124)

《故事法则》 施爱东 (1124-1125)

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三十八届年会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百年发展”学术研讨会 涂荣臻;李一帅 (1129-1130)

中国社会科学院第八届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暨“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研讨会 苏静腈;李金花 (1130-1131)

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学术体系创新研讨会 杨宇 (1131-1133)

跨学科青年工作坊·第四期:“批判/批评”专题研讨会 杨宇 (1133-1134)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8届年会暨“跨文化视野下文艺理论批评前沿问题”研讨会 杨新宇文;李一帅 (1135-1136)

“诗骚与中华三大史诗”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浩;陆霞摘 (1136-1137)

“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新发现”交流报告会 李倩;蔡伊玮 (1138-1139)

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分会第十二届年会暨中国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友胜;张思羽 (1139-1140)

纪念唐圭璋先生诞辰120周年活动暨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陈悦;沈杏培;龚金晔 (1140-1141)

2021年明代文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第十三届年会 戴宏远 (1142-1143)

纪念新红学100周年、中国红楼梦学会成立40周年暨2021年学术年会 戴宏远 (1143-1144)

“鲁迅与中国新文学的社团时代”学术研讨会 王奕朋 (1144-1147)

“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萨支山 (1148-1149)

“地方路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王奕朋 (1150-1152)

“创造社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 张慧 (1153-1156)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传播的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 卓娜 (1156-1159)

“香港文艺期刊史料长编”学术研讨会 卓娜 (1159-1160)

“文化自信与文学建构:粤港澳大湾区文学峰会” 程桂婷;张菁 (1160-1161)

“相遇与融合”首届华裔/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 朱羿 (1162-1163)

“灾难文化与华语文学:理论建构与批评实践的新方向”工作坊 曲洋;陈济舟 (1163-1165)

“台湾文学研究的两岸拓展”学术研讨会 吴舒洁;刘畅 (1165-1166)

“台湾左翼的两个重要时刻:文学文化史料研读”研讨会 李娜;孙昭仪 (1166-1168)

跨文化对话中的鲁迅——“世界文明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 颜淑兰 (1168-1170)

北京大学出版社《比较文学概论》20周年纪念暨比较文学理论研讨会 谭佳 (1170-1171)

科技人文时代的跨学科研究——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跨学科研究分会成立暨首届学术研讨会 程玉梅 (1172-1173)

中西学术背景下的近现代文学史书写学术研讨会 郑熙青 (1173-1174)

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的比较文学——第十三届中国比较文学年会暨国际研讨会 程玉梅 (1175-1176)

《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 朱佳艺 (1176-1178)

“东方民间文学教材编写与学科建设”研讨会 乌哈娜 (1178-1180)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 程浩芯 (1180-1181)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东亚各国文化多样性的社区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 (1182-1183)

“《中国文学年鉴》创刊40周年”纪念座谈会 马旭 (1183-1185)

废名的意义 格非 (1189-1194)

风云未淡定的怀念——我与张贤亮的交往 张曼菱 (1195-1201)

许渊冲:这位文艺老年仍是热血青年 赵凤兰 (1201-1207)

何兆武:不懈求真的旁观者 薛巍 (1208-1212)

风有信,如期而来——怀念王信 严平 (1212-1218)

2021年度文坛大事记 张燕婷;刘延玲 (1221-1233)

2021年逝世的文学界人士 赵月;祝晓风;刘延玲 (1234-1263)

编后记 (1264-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