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评论
Historical Review
简 介:《历史评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精神,矢志与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一道,“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为建设新时代中国史学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评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着力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评论、对历史难题的辨析、对历史话题的引导,突出思想性、争鸣性和引领性,在认清历史事实、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历史学知古鉴今、资政育人作用,为新时代治国理政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历史启迪。 《历史评论》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在平等而又说理充分的基础上交锋交流,切磋砥砺,鼓励学术创新,扶持和保护学派的形成,在探索与争鸣中,深化对历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历史研究院
- 创刊时间:202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执中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7926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672/K
- 邮发代号:80-821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中国历史研究院藏精品文物选
(F0002-F0003)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
李艳艳[1];杨关鸣[1]
(5-11)
旗帜何以成为旗帜
朱浒[1]
(12-15)
把坏事变成好事
刘润为[1]
(16-18)
以高质量期刊建设引领优良学风——访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总编辑金民卿
(19-24)
西方近代考古学难掩殖民色彩
裴世东[1];罗碧晴[1]
(25-30)
美国左翼史学戳破主流历史叙事神话
杨崧愉[1]
(31-37)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口述史?
钱茂伟[1]
(38-42)
口述历史与口传历史判然有别
杨卫东[1];董冬[2]
(43-48)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吗?
吴汉全[1]
(49-55)
“民国时代大师辈出”论辨谬
傅正[1]
(56-63)
承德怎是“内亚首都”?
白慧贤[1];刘维栋[2]
(64-69)
没有世界眼光就不能领导抗战胜利
王凤青[1]
(70-7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反法西斯贡献不容抹杀
姜安[1];马杨[1]
(76-80)
美国制度性种族压迫贻害至今
黄元[1]
(81-86)
美国是战后全球粮食危机主要责任者
徐振伟[1]
(87-91)
怎样理解文明的连续与中断?
(92-93)
美国参战是二战胜利的决定性原因吗?
(94-95)
为什么中东地区难以重现繁荣安定?
(96-97)
如何评价鸦片战争?
(97-98)
中原何以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
戴向明
(99-100)
西藏自古就具有中华文明基因
达瓦央金;赤列曲吉
(100-101)
警惕边疆历史思潮的“去中国化”倾向
朱昌荣
(101-102)
欧洲的中国边疆研究为对华战略服务
白帆
(103-103)
欧洲为什么“统而不一、融而难合”
邢来顺;钮思佳
(104-105)
破除西方“弱国家强社会”的迷信
何显明
(106-107)
“拉美化陷阱”是西方话语制造的陷阱
林毅;李明媛
(107-108)
数字游戏的历史观问题需引起关注
梁亦昆
(109-110)
侵华日军对华伪钞战最新罪证
高凡
(111-111)
孙中山逝世100周年
高凡
(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