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部素质教育
Western China Quality Education
简 介:《西部素质教育》是由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主管/主办、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教师进修分会指导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本刊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教育界,以“重点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成果,反映我国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动向与经验,打造西部地区素质教育研究与交流平台,推动西部地区教育进步”为办刊宗旨,恪守“追踪教育研究前沿,关注教育实践热点,探索创新教育理念,传播教育教学信息,总结教育实践经验”的办刊理念,旨在反映我国西部地区素质教育领域最新实践和研究成果,介绍发达地区乃至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秀教育研究成果,搭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素质教育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开展高端研讨会、专家约稿和论文征集等活动,为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界开展素质教育研究、交流实践经验、互通研究信息提供重要渠道和平台。
- 主管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青海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五四西路71号19号楼10-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01
- 国内统一刊号:CN 63-1080/G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7期
基于OTP的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双创教育改革项目质量评价
王方[1];陈航然[1];柴建[1];孙立锐[1];赵瑾[2]
(1-5)
西部地区大学生在线学习现状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为例
黎春兰[1,2];李梅[2];阳向军[1];黄赶祥[1];单俊辉[1];傅泽平[1]
(6-10)
基于知识图谱的新文科研究回顾与展望
房琳[1,2];殷静蔚[2];雷清[1]
(11-15)
数字中国背景下水力学教学改革探究
夏盈莉[1];陈伏龙[1];金瑾[1]
(16-20)
基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信息化的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冯旭亮[1];宋立军[1];沈鸿雁[1];李萌[1];李欣欣[1]
(21-25)
基于扎根理论的硕士研究生学习获得感影响机制研究
郭兴怡[1];郑益乐[1];史文秀[1]
(26-30)
胜任力导向下“互联网+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学技术检验专业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赵倩雯[1];唐辉[1];彭丹莉[1];毛国飞[1];国昊楠[1]
(31-35)
大数据背景下融入机器学习方法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徐茗丽[1];伍时德[1]
(36-40)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本科课程“五育融合、双体互促”的探索与实践——以肿瘤学教学为例
刘敏灵[1];戴惠如[1];郭春燕[1];李婷炜[1];方烁[1]
(41-46)
高校师生人际互动关系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杨安印[1];石海凤[1]
(47-53)
针灸推拿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余雪琴[1]
(54-58)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探析——以韶关市为例
吕莹[1]
(59-63)
传媒类专业创业教育及思政教育融合探究
覃雯[1];谭亚丹[1];谭明灿[1];徐辉丽[1];李军伟[1]
(64-68)
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郝建豹[1];郭新[1];陈卫丽[1];叶金梦[1]
(69-73)
立德树人背景下中学德育现状调查研究——以阿拉尔市某中学为例
马丽亚[1]
(74-78)
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绿色建筑材料方向为例
林伟青[1];李丽华[1];钟楚珩[1]
(79-82)
“五育并举”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谢曾曾[1];刘婷[1]
(83-86)
人文教育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中的融入
毕城伟[1];李灿[1];施远龙[1];周馨[1];段元鹏[1];邢亚鹏[1];罗伟[1];张国颖[1];杨勇[1];赵斌[1]
(87-90)
多元反馈对学生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研究
盛桂兰[1]
(91-94)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的构建
谢朋涛[1];马海停[1]
(95-98)
小学全科师范生跨学科素养培养策略探究
何晓慧[1];和云[2]
(99-102)
就业导向下的“专转本”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左建航[1]
(103-106)
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探析
梁小芳[1]
(107-110)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学地理研学旅行设计与实施
向慧[1,2];付诗轩[3];席宏翠[4];黄赛芬[5]
(111-114)
依托优秀班集体建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
闻菊琴[1]
(115-119)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研究
刘雪[1]
(120-123)
K-12教师数字素养的价值意蕴、现状与提升路径——以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为背景
陈乐[1];宋婷娜[1]
(124-127)
西部青年地理教师发展探讨
白雪[1,2];杨显明[1]
(128-131)
基于SWOT分析法的高校附属医院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金勇[1];俸玥[2]
(132-136)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编程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韩春玲[1]
(137-140)
“雨课堂+思维导图”融合式教学模式在眼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程翘楚[1];刘钊[1];魏婷[1];高珊[1];范依萌[1];高宁[1]
(141-144)
智慧技术背景下的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莫文波[1,2];杨楠[1,2];王晨光[3]
(145-148)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课程成绩预测研究
吴洪艳[1]
(149-152)
VR技术在职业本科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以高速铁路工程专业为例
徐金辉[1];余微微[1]
(153-156)
农村地区中小学师生数字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王琼[1]
(157-160)
CBL教学法在“临床综合技能”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苏娇溶[1]
(161-165)
工作价值观对西部地区高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的影响研究
孙旭[1];贾思彤[1]
(166-169)
产教融合背景下“锂离子电池质量管理”课程教学探索
彭敏[1];张刚[1];赵鸿斌[1];张学普[1];李志福[1];潘火林[1];方文[1];张鹏鹏[1];张森[1]
(170-173)
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高明明[1];边廷玥[1];南敬昌[1];刘婧[1];高艳东[1]
(174-177)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帕尔哈提·柔孜[1];杨晓君[1];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1];王娟[1];韩海霞[1]
(178-181)
社区资源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石朝霞[1]
(182-185)
“五育并举”理念下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实证研究——以芜湖地区某高职院校为分析视角
徐亚伟[1];王晴[2];郑海东[1]
(186-189)
“四新”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万秀芬[1]
(190-193)
BOPPPS联合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中职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涂骁玲[1]
(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