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中外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注重对历代教育思想、传统民族文化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研究。读者对象为文科高等院校师生及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有英文目次。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56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0209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514/C
- 邮发代号:2-98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3期
论中国古代“文明”话语的演进
庄亚琼[1]
(5-18)
社会空间生产中的界划与有意识的身体——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解读
张一兵[1]
(19-29)
论戴维·哈维的生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王雨辰[1]
(30-41)
对智力平等的教育原则的哲学批判
张文喜[1]
(42-50)
中国诗人徐志摩形象的全球传播及其世界文学价值
刘洪涛[1]
(51-61)
童话叙事逻辑与中国童年精神建构
张国龙[1]
(62-72)
“唐风化”语境中日本僧侣文学的发生——以《怀风藻》所载僧诗为中心
乐曲[1]
(73-84)
环境与经济视域下20世纪中后期美国污染治理的历史反思——以“波特假设”的评析为中心
刘向阳[1]
(85-98)
卡特政府加勒比民间外交战略的构建及其原因分析——以加勒比/中美洲行动组织建立为例
杨晨桢[1]
(99-108)
家校合作与儿童青少年发展:双向作用模型
方晓义[1];马丽平[1]
(109-119)
城乡经济循环赋能乡村振兴:机制、困境与路径
管前程[1]
(120-129)
协同性替代与高阶耦合: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赶超新路径
刘建丽[1]
(130-140)
论文化遗产的公益诉讼制度保护
郭翔[1]
(141-149)
人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监管挑战与法律回应
万方[1]
(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