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广角
View on Publishing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出版广角》杂志创刊于1995年,2002年12月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重点社科期刊,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在同类期刊排名靠前,2018年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来源期刊(2017年版)。 《出版广角》不拘泥于广西一地,秉持与时俱进的创新开拓精神,把目光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在文本和经营方面进行多元化创新,开创了业内媒体的数个“第一”:第一本全彩印刷的业内刊物,第一家从地方走向全国的业内刊物,第一家寻求到诸多出版社作为协办单位并联合举办行业高峰论坛的业内媒体。 《出版广角》始终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争鸣与批评,以创办“中国出版产业观察期刊”为办刊宗旨,积极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为新时代中国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升级服务。刊物致力于成为业内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主要从理论视点、话语方式和稿件组合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藉此实现一份行业学术、文化期刊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破:以读者为导向实现在小众读者内争取大多数,以批判的话语方式体现专业性、敏锐度、可读性,以指导性、实用性强的实践案例服务一线编辑人员。刊物先后得到新闻出版管理单位、出版社领导的关注和肯定,也获得许多出版人士和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喜爱,奠定了其作为中国出版产业、出版文化重要学术性刊物之一的权威地位。
-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 创刊时间:199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地址:广西南宁市望园路13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6-7000
- 国内统一刊号:CN 45-1216/G2
- 邮发代号:48-8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6期
场域论视角下英文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协同优化路径
何艳[1];汪卫华[2];谢文亮[3]
(3-9)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地区高校主办为例
姜春明[1];曾桂娥[1]
(10-17)
中文科技期刊如何进入国际数据库——以《中国药房》被Scopus收录为例
邹小勇[1];张雷[1]
(18-23)
科技期刊社交媒体推文影响力提升策略——基于《中国科学》系列微信公众号的实证研究
谭一泓[1];贾鹤鹏[2];贺春禄[1]
(24-31)
开放科学背景下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建设路径
胡文杰[1];杨春明[1];陈灿华[2]
(32-38)
国际化视野下我国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创新发展
包旖旎[1];王晴[2]
(39-45)
数智时代下少儿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重构与路径创新
刘伊玲[1,2];王海刚[1]
(46-51)
人工智能时代出版业数据之困的破解路径
李嘉宁[1];董毅敏[1];王扬[1]
(52-60)
基于国外出版业大模型最新应用的思考
张迟[1];陆强[1]
(61-69)
从文本输出到文化沉浸:大模型驱动的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创新
周敏[1];何薇[1]
(70-76)
AI赋能中国网络文学海外出版的困境与应用边界思考
匡文波[1];李鑫[1]
(77-82)
GAI赋能中文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润色的思考
宋金超[1];蔡斐[1];李明敏[1]
(83-89)
AIGC冲击出版业:超仿真“拟态环境”审视
武文颖[1];吴佳琦[1]
(90-94)
中国阅读史研究的历史逻辑与新探寻
涂雨秋[1,2];范军[2]
(95-102)
从附近出发:城市实体书店在地化场景构建的应然图景与纾困之策
王艳玲[1];周倩娜[1,2];徐冰涛[1]
(103-110)
情感消费与场景重构:“谷子经济”对出版IP衍生开发的启示
杨翠平[1,2]
(111-117)
地方文化类图书的特色出版之道——以甘肃教育出版社为例
刘正东[1]
(118-121)
当代出版物封面设计与内容契合度的实证研究
艾亚玮[1];王林冲[2]
(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