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书法
The People Calligraphy
简 介:《大众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发行,以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工作者为主要读者群,是一本传播书法文化的读物。该杂志致力于打造书法艺术品析鉴赏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平台,展示书法家才华,并全面反映我市中国书法城建设的各项成果。 《大众书法》杂志设有名家有约、翰墨长河、墨香流韵、草原书风、大众视界、兰亭课堂、书城文化等版块,各版块立意新颖、风格鲜明,竭力满足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工作者不同层面的需求。如,翰墨长河版块下设经典赏析、源流传承、探索争鸣等栏目,旨在为读者搭建交流研学的平台,共叙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众视界版块下设大众展厅、兰亭课堂、习书者说等栏目,侧重于书法知识的大众普及;草原书风版块则凸显草原文化特色,重点打造草原书家、蒙文书法、书画论坛等栏目,着力展示内蒙古书法家及作品的风采。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实践杂志社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8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61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72/J
- 邮发代号:16-5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兰亭序》卷(局部)
虞世南
(I0001-I0001)
书法与人工智能
陈新
(17-17)
楷书十要论纲
刘正成[1,2]
(22-25)
全球化语境中的原创性思考——关于刘正成书法艺术的反思
王岳川[1]
(26-29)
歌辞自作风格老
刘彦湖[1,2,3,4]
(30-30)
艺术个性的张扬与选择——试论刘正成的书法艺术
石开[1,2]
(31-33)
我看刘正成先生的画
何加林[1,2,3,4]
(34-35)
刘正成《陇上鸿泥》创作回顾
陈新[1]
(36-46)
方寸之间镌刻千年华光——中国篆刻文化纪韵
杨树弘[1,2,3]
(47-49)
气息和格调
陈传席[1,2]
(50-57)
墨韵山水,情寄笔端
朱赓博[1,2]
(58-63)
浅析传统工笔画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交互形式
曹慧[1]
(64-68)
论教育强国战略中书法在场的时代价值
向彬[1]
(69-75)
病叟人王之书——宋徽宗“瘦金书”名称之诬及源起、含义考论
谭二洋[1]
(76-85)
以隶扬名——赵铁山书学之路及隶书创作析论
郭鹏[1];梁颖颖[2]
(86-92)
学科交叉视角下的书法学教育研究
贾韬[1];范千里[1]
(93-97)
“吐鲁番文书”书法研究综述
陈宝华[1,2];宋雨彤[1]
(98-103)
工夫、境界——书法艺术本体探微
常征[1]
(104-107)
从诠释学看《石门颂》书法意蕴的动态生成——兼谈书法作为修身之学
王瑜[1]
(108-115)
太行山东麓庙宇碑刻书法的整理与研究
王伟卿[1,2,3];张婷[4,5]
(116-119)
心正则笔正——高中书法教育与人格塑造
吕正萍[1]
(120-123)
进入魏晋——白锐书法评述
胡抗美
(124-131)
庚子自序
李乐然[1]
(132-139)
文化修养与书法创作刍议
杜起文[1,2]
(140-147)
北魏墓志书风浅究——以《张玄墓志》为例
闫齐麟[1]
(148-153)
积学储宝 大味至淡——顾廷龙书法观念及篆书研究述略
朱亚男[1]
(154-159)
南社书家王蕴章书学艺事——以《云外朱楼集》为主
刘晓[1]
(160-163)
浅析林直勉隶书的特征及对后世的影响
张福星[1]
(164-166)
书写与阐释互构——以质性研究现象学为中心
余阔洋[1]
(167-171)
文脉传承与范式革新——张謇书法艺术流变及其现代性启示
姜卉[1];李炜[1]
(172-175)
论新时代内蒙古书法创作的时代特征与历史贡献
吕叶[1];韩琛[1,2]
(176-181)
明末清初徽州书画市场研究——以吴其贞《书画记》为中心
孙祎[1]
(182-186)
黄庭坚三帖考
王动[1]
(187-193)
古意与清劲——南宋士人隶书复古运动的困境
周健[1]
(194-197)
顾廷龙篆书艺术探赜
董泽衡[1]
(198-202)
厚堂印馆主人论书数则
罗德田[1,2,3]
(203-208)
《文会图》绢本
赵佶
(211-211)
《渡海帖》纸本
苏轼
(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