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图书评论
China Book Review
该刊已选入: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9-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4)、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24)
简 介:《中国图书评论》是中宣部出版局为推动书评事业于1986年创办的,并且是在中宣部出版局的直接领导下发展、成长起来的。自创办以来,它一直坚持“大张旗鼓地宣传好书,旗帜鲜明地批评坏书、实事求是地探讨有争议的图书”的办刊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为文化界、学术界、读书界、出版界相互沟通与联系服务,成为具有权威性、学术性、前沿性、知识性、可读性的图书评论刊物。
- 主管单位: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评论杂志社
- 创刊时间:1987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京版大厦B座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35X
-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035/G2
- 邮发代号:8-46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1期
想象力的年代
周志强
(1-2)
2024年度好书评
(3-4)
2024年11月“中国好书”
(5-9)
《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中的“成熟”批判
韩雪[1]
(10-20)
在理论的星丛中探索革命的未来——2024年西方左翼思想译介盘点
王潇然[1];蓝江[2]
(21-35)
书写的历史与未来
车致新[1]
(36-41)
为书写,写一篇“深情”却不“长情”的悼文——读《书写还有未来吗?》
秦兰珺[1]
(42-50)
美国中国中古早期文学研究的取向与局限——评吴妙慧《声色:永明时代的宫廷文学与文化》
郭晨光[1]
(51-60)
考据与审音的转向:刘半农校勘《何典》事件再探
黄芷欣[1]
(61-69)
从“怨念”到“愿念”:《长乐里:盛世如我愿》中的否定性的“爱”
何青红[1];周志强[1]
(70-76)
跨界的卡夫卡
王涛[1]
(77-83)
艺术社会史家如何看待精神分析?——读豪泽尔《艺术史的哲学》
孔佑文[1]
(84-92)
重构与破圈:论近年来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解读著作
李保森[1]
(93-103)
在融通中创新
杨子彦[1]
(104-110)
少数民族文艺评论价值的实然与应然
刘大先[1]
(111-114)
“双视角”文化立场与“边缘化参与者”身份——评乐维思《中国音乐艺术之基础》
汪闻远[1];张蕾[2]
(115-122)
学科边界建构与理论前沿探索——评王杰教授《审美人类学前沿问题》
冯芙蓉[1]
(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