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书法
The People Calligraphy
简 介:《大众书法》杂志面向全国发行,以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工作者为主要读者群,是一本传播书法文化的读物。该杂志致力于打造书法艺术品析鉴赏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平台,展示书法家才华,并全面反映我市中国书法城建设的各项成果。 《大众书法》杂志设有名家有约、翰墨长河、墨香流韵、草原书风、大众视界、兰亭课堂、书城文化等版块,各版块立意新颖、风格鲜明,竭力满足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工作者不同层面的需求。如,翰墨长河版块下设经典赏析、源流传承、探索争鸣等栏目,旨在为读者搭建交流研学的平台,共叙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大众视界版块下设大众展厅、兰亭课堂、习书者说等栏目,侧重于书法知识的大众普及;草原书风版块则凸显草原文化特色,重点打造草原书家、蒙文书法、书画论坛等栏目,着力展示内蒙古书法家及作品的风采。
- 主管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
- 主办单位:实践杂志社
- 创刊时间:2015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呼伦贝尔北路89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061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5-1372/J
- 邮发代号:16-513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贵宅帖》
李建中
(I0001-I0001)
探索与宽容——也谈所谓“丑书”
陈新
(17-17)
中国画十题
程大利[1,2,3]
(22-26)
砚田思絮
程大利
(27-28)
王莽岭写生记
程大利
(29-29)
咏黄宾虹绝句十首
程大利
(30-30)
众家评述:程大利山水
(31-33)
我的创新观念与创作方法
沃兴华[1,2]
(34-37)
感伤·强者·裸露程序——试论沃兴华的当代意义
姜勇[1,2,3,4]
(38-45)
批评者的“养生术”逻辑与沃兴华的书法史意义
王东声[1,2,3,4]
(46-49)
墨魂不灭——沃兴华与当代书法的精神突围
晏晓斐[1]
(50-53)
名家辑评:张其凤书法
(54-61)
从古典回到现代——释刘彦水的画
刘墨[1,2]
(62-69)
笪重光、王翚、恽寿平交游考——以《画筌》评注为中心看山水画龙脉理论的构建
李琼[1];崔伟刚[1,2]
(70-75)
陆俨少书画用笔观念浅析
徐海东[1,2]
(76-79)
书法鉴赏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探索
杨开飞[1,2,3]
(80-84)
书写的时间性及其规约作用
雷坤铭[1]
(85-89)
论笔法与笔锋——以草书为例
赵国栋[1]
(90-95)
从历届国展看何绍基书风的影响——兼谈当代取法何绍基书风现象及启示
曹志华[1];宋汇丰[1]
(96-101)
技浸道润,专通并举——基于美育视角的高等院校书法美育学科建设路径探析
王刚[1]
(102-106)
风景园林视域下的书法艺术刍议
陈娅萍[1];刘建新[2]
(107-109)
临·创·赛·展——基于产出导向的篆刻课程教学改革新路径研究实践
邱茗[1]
(110-114)
《兰亭序》在台湾地区的接受——以民国时期渡台书家为例
陈艺双[1]
(115-117)
王世贞书学思想中的苏轼观——兼论明代中后期书学观念中的宋人书法
刘光喜[1];吴东旺[1]
(118-121)
格物与观心——从中国古典哲学探源中国绘画的美学精神
赵倩[1,2,3]
(122-125)
海上草书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江南艺术人文的观照
蔡则齐[1]
(126-129)
快意庐创作随记三则
张永华[1,2,3,4]
(130-137)
从眼中景到心中意——谈写生的理与情
寇凌燕[1]
(138-145)
当代书法创作之思——从《敦煌当代书法窟》说起
卓志云[1,2]
(146-150)
大象无形,心法难传——《历代经典碑帖百种题识》题品
秦宇[1]
(151-153)
汉代字书教育及审美转换——以《熹平石经》刊刻为例
曾勇[1]
(154-157)
清代谢兰生书学思想及其传播脉络探究
黄乐瑶[1,2]
(158-161)
由历代书家评论看褚遂良书法的审美内涵——兼论其对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启示
邓威[1]
(162-169)
碑法为实——康有为书法思想的视觉现代性探析
王建皓[1,2,3]
(170-174)
书法史视野下两宋巴蜀地区漏泽园墓志砖铭新考
张啸宇[1]
(175-181)
于右任“破体”书法的特殊性及其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
易明[1]
(182-186)
西晋时期书体隶楷嬗变中的载体分化现象研究
唐前程[1]
(187-193)
生命精神——论沈荃书法审美观念对董其昌的继承
李沐阳[1]
(194-201)
蒙古文书法作品选登
(202-202)
二十年学书简述
王松松[1,2,3,4,5]
(203-208)
《洞庭渔隐图》
吴镇
(209-209)
《王大令保母砖题跋卷》(局部)
姜夔
(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