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曾用刊名:三峡环境与生态;重庆环境科学
简 介:《环境影响评价》杂志于2013年9月创刊,由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中国环境出版社、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该杂志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指导刊,也是当前我国唯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题的国家级专业期刊,由环境保护部吴晓青副部长担任编委会主任,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梁鹏总工程师担任总编辑。 《环境影响评价》致力于深入研究环境影响评价法规、标准、环评专业技术及学术动态、典型环评案例等环评领域的重点工作内容,进行权威的政策解读和业务讲解,为环境影响评价专业人员搭建了解国家政策、研讨环评技术、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
- 主管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局
- 主办单位: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 创刊时间:1979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实兴大街15号院;重庆市南岸区富源大道临10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5-6444
- 国内统一刊号:CN 50-1210/X
- 邮发代号:78-282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4期
简讯
(2-2)
生态环境法典:体系整合与制度创新
(3-3)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体系定位与法典表达
张雅涵[1];吴凯杰[1]
(1-7)
法典化时代核设施分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完善
胡帮达[1];徐杰[1];郝佳[1];黄力[2]
(8-13)
环境法典编纂背景下违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义务的追责制度设计
严厚福[1]
(14-18)
“适度法典化”视角下能源法律规范“入典”路径研究
赵悦[1];高艳菲[1]
(19-2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体系中替代性修复概念的匡正及其法典表达
张露[1];王社坤[1]
(27-32)
新环保法环境法律责任制度实施10周年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侯佳儒[1];王琳瑜[1]
(33-37)
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政策历程、存在问题与优化路径
仇洁[1];许小娟[1];林乃峰[1];张琨[1];邹长新[1]
(38-44)
环境影响评价告知承诺制改革的实践面向及完善路径研究
高翔[1];孙康元[2];张治忠[1];耿维顺[1];毛新兰[1];王丽莎[2];徐哲[1]
(45-50)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污许可“两证审批合一”实践经验与展望
李娜[1];张新华[1];孙凡[1];李闯[1]
(51-55)
干热河谷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及保护措施研究——以小石门水库为例
曹东福[1];段堃[1];邓丽萍[1];蒋学龙[2];马猛[1]
(56-62)
成渝双城经济圈地表热环境的空间格局与区域人口数量耦合关系研究
周浪[1,2];雷波[1,2]
(63-71)
西南山区县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解析
黄昌前[1];朱康文[2];张晟[3,4];向秋洁[3,4];黄豪[1];陶光彪[1]
(72-79)
感潮河道清淤对水环境影响分析
陈晖[1,2,3,4,5];李明[1,2,3,4,5];王珍[1,2,3,4,5];黄广灵[1,2,3,4,5];冯梓洵[1,2,3,4,5]
(80-87)
植被恢复工程对极端气候抵御能力的动态增强模拟方法
胡旻玥[1]
(88-96)
使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对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人工智能的相关科学文献的评论性综述(上)
Alan Bond[1,2];Dirk Cilliers[2];Francois Retief[2];Reece Alberts[2];Claudine Roos[2];Jurie Moolman[2];吴成志[3];马煊怡[3]
(97-102)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