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

Ecological Economy

该刊已选入:武大RCCSE核心期刊(2020)、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扩展(2014-2016)、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2006-2007)、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0)、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2019)、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3年版)

简  介:本刊自改版以来,关注全球生态经济领域的热点事件,唤起全民生态意识,传播生态经济知识,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瞩目,成为领导实施生态与社会可持发展战略决策的参谋;企业通过保护、开发生物资源创造生态财富的助手;广大读者关心生态环境、营造生态家园的益友。

  • 主管单位: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办单位:云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创刊时间:1985
  • 出版周期:月刊
  • 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云南省社科院大楼2楼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407
  • 国内统一刊号:CN 53-1193/F
  • 邮发代号:64-54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9期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近半进展缓慢 严政[1] (1-4)

高温热浪将成为地球未来“新常态” 马宇舟[1] (5-8)

我国多措并举深化治理塑料污染 柳泽凡[1] (9-12)

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碳经济转型:作用路径与空间溢出 张莉[1];陈凯[1] (13-24)

中国低碳创新效率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成因解析 杨朝均[1];戴望想[1] (25-32)

“压力”还是“动力”:财政压力和政府竞争对碳交易政策减排效应的影响 仲玉斐[1,2];王志宪[1] (33-40)

碳交易市场协同视角下数字经济对碳排放的影响 乔洪洋[1];吴三忙[2] (41-51)

数字金融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 郑强[1];叶晨曦[2];胡明茜[3];李文荣[4] (52-57)

“链长制”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刘会芹[1];胡渝卿[1];杨翟婷[1] (58-66)

“绿色工厂”认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 崔静静[1];石鑫雨[1] (67-76)

基于fsQCA的区域物流结构与资源可持续匹配提升路径研究 刘岩[1];温馨[1] (77-86)

低碳经济视角下区域物流—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周泰[1];贺芷晴[1] (87-90)

基于机器学习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碳效率动态评估与因素识别 黄春华[1,2,3];周娥强[1,2] (91-101)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能源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实证 李平[1,2];艾树轩[1,2];毛卿卿[1,2] (102-110)

农业绿色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 陈燕丽[1];周徐欣[1];邓梦华[1] (111-118)

黄河流域农业碳效应影响因素及情景预测 宋梅[1];陈晨[1];王子莎[1];裴子平[1] (119-126)

基于旅游客房价格的湖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研究——以滇中高原湖泊群为例 毛显强[1];王思媛[1,2];王正早[3];韩子晨[1];闫瑞[1];高玉冰[1] (127-136)

向新质生产力要效率:数字技术创新对旅游碳排放效率的影响 吕娟[1];吕雁琴[1];陈静[1];杨平[1] (137-150)

中国绿色经济效率测度及时空分异研究 李素娟[1,2];马奇飞[1,3];李春林[1,3] (151-159)

环境保护税改革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 屈满学[1];陈重阳[1];董战峰[2];王平[1] (160-169)

雄安新区设立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响应特征 魏慧[1,2];尹旭[3];刘亚群[4] (170-177)

数字生态文明视域下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逻辑及突破路径 蒋亢[1];孙博文[2,3] (178-187)

新质生产力的减污降碳效应研究 李德山[1];贾子萱[1] (188-197)

国家审计质量对碳减排治理的机制和效应研究 蓝莎[1];王佳缘[1] (198-205)

生态产品第四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研究 周佳[1];王夏晖[1];文一惠[1];刘桂环[1];王金南[1] (206-215)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与共同富裕耦合协调:理论机理、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 杨梅[1,2];张丹凤[1,2];王玉琴[1,2];潘海涛[2,3] (216-227)

探索跨域生态环境风险治理新思路 于法稳[1] (228-229)

数字经济下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构建研究 张家菖[1] (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