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5年11月12日 星期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关闭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Marxist Philosophy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倡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多面向、多维度的深入研究,主要刊载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经典著作、发展历程、创新成果、当代问题思考、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研究成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创刊时间:202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996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737/A
  • 邮发代号:82-3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5期

深入阐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依据——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2025年年会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哲学研究”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 王伟光[1] (6-11)

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人类精神交往的世界贡献 涂小雨[1] (12-19)

习近平关于人民城市重要论述的哲学意涵 谷耀宝[1];王曼[2] (20-25)

“两个结合”的哲学阐释 贾英健[1] (26-34)

努力建设好“新的文化生命体” 周峰[1,2];周霞[3] (35-42)

高扬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三重维度 刘伟[1];李悦宁[1] (43-50)

夯实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根脉”和“魂脉” 张戈[1] (51-56)

“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基本规定、现实意义与实践路径 郑长青[1] (57-62)

毛泽东文化遗产观若干问题探析 韩雨辰[1];高正礼[1] (63-68)

毛泽东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探索 陈弘[1];章圆[1] (69-75)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内涵、价值与弘扬路径 吕松涛[1] (76-83)

论公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首出地位 马俊峰[1];赵淑娟[1] (84-93)

冯契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第二个结合”特质 董起帆[1] (94-99)

物自体之谜的三重破解:从康德到马克思 张涛[1] (100-106)

马克思关于巴黎公社与俄国公社的研究及其启示 潘沈阳[1] (107-112)

从隐喻到实践:马克思对费希特自我意识理论的扬弃 陈志丹[1] (113-119)

马克思历史进步论的叙事张力及其资本主义起源阐释 朱天涛[1] (120-125)

国家自主性难题的马克思恩格斯解答 刘洪刚[1];何倩[1] (126-132)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创新 田英[1] (133-138)

“主义”通达“信仰”的整全路径——中西信仰传统比较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发展历程 郭凤海[1];刘珂[1] (139-148)

数字新质生产力概念解析、效益涌现与发展路向 王远才[1] (149-154)

资本形态变迁下治理机制的动态演进与突破路径 刘歆[1] (155-160)

马克思、霍耐特与当代批判理论的任务 张琳[1];让-菲利普·德兰蒂 (161-166)

俄罗斯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流变 万长松[1] (167-174)

马尔库塞政治哲学视阈下的生态批判 何迪[1] (175-180)

耶吉异化理论对社会病理的“动态诊疗” 张严[1];吴文杰[1] (181-188)

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自觉探索——评李德顺主编《哲学概论》 倪寿鹏[1] (189-191)

第三届天山论坛暨“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研究”理论研讨会综述 王广良[1];刘千瑞[1];袁帅[1] (192-194)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事记(十一)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