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听逆耳之言
孙 翼 姚熠彬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既需要顺耳的鼓励与肯定,更需要逆耳的批评与建议。青年官兵作为军队建设的生力军,不仅要善于在褒扬声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要善于从逆耳之言中汲取有益“养分”,以开阔胸襟接纳、以智慧眼光辨析、以实际行动践行,让逆耳之言成为强军兴军征程上的“动力源”。
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逆耳之言往往直击问题、触碰痛处,容易让人产生抵触情绪,能否坦然接受,考验的是胸襟气度。须知,青年官兵难免存在经验不足、能力不够的情况,上级的批评、战友的提醒,看似“刺耳”,实则是帮助发现短板、纠正偏差的“清醒剂”。因此,青年官兵学会善听逆耳之言,首先要破除“面子思维”“本位思想”,以虚怀若谷的心态主动接纳不同声音,把逆耳之言当作对自己的关心与负责,培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自觉,不因话语尖锐而心生反感,更不因涉及自身而刻意回避。
提升“去伪存真”的智慧。善听逆耳之言,并非要求不加辨别地全盘接受,而是既要做到“愿听”,更要学会“善辨”,以清醒的头脑、辩证的思维去分析判断,避免陷入“盲目听从”或“一概排斥”的极端。因此,青年官兵在听取批评建议时,既要保持谦逊态度,又要具备理性思维,从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有利于工作开展等角度进行甄别。对于真正指出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批评建议,要虚心采纳、认真整改;对于片面偏激的言论,则要理性过滤、善加分析,不断实现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的提升。
强化“立行立改”的担当。听言的最终目的是践行,善听逆耳之言的关键在于把合理意见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果只停留在“听得进”“辨得清”,而没有落实到具体改进中,逆耳之言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青年官兵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建立问题整改的闭环机制,对于逆耳之言中指出的问题,第一时间梳理归类,明确整改目标、措施和时限,并在整改过程中定期复盘,及时反馈进展,确保问题不拖延、不遗漏。同时,青年官兵要把逆耳之言带来的警醒转化为持久的行动自觉,让每一次听逆耳之言的经历都成为砥砺品格、提升素质的契机,在不断改进中实现自我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