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先之以身”成为自觉
华金良
《将苑》有言:“先之以身,后之以人,则士无不勇矣。”这启示今天的带兵人,尽好治军带兵之责,就要让“先之以身”成为自觉。
坚持立身为旗。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许世友曾说过:“有带头冲锋的官,就有不怕死的兵,部队好的战斗作风是靠好的指挥员带来的。”指挥员在冲锋陷阵中“先之以身”、立身为旗,就能够鼓舞斗志、凝聚意志,激励官兵奋勇拼搏、舍生忘死。领兵打仗如此,抓工作落实亦如此,“在上面要求人、在后面推动人,都不如在前面带动人管用”。带兵人必须注重涵养“先之以身”的自觉,坚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表态更表率、既声令更身先,叫响“看我的”“跟我上”,大力营造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生动局面,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勇于担难担险。“先之以身”往往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一番勇气。在关键时刻,在大事难事面前,带兵人只有展现“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和执着,带头知重负重、迎难而上、披坚执锐,方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1988年,中国核潜艇首次进行深潜试验,已过花甲之年的黄旭华无所畏惧、坚持参加,成为当时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致力非凡之事业,定有非凡之精神、非凡之担当。”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风险挑战,带兵人应当拿出“先之以身”的勇气,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敢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带领官兵闯关夺隘、攻城拔寨,不断把强军事业推向前进。
甘于牺牲奉献。“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带兵人要做到“先之以身”,就要不怕牺牲、甘于奉献。1950年,第18军接到进藏命令。誓师大会上,军长张国华背着女儿进入会场,坚定地说:“不但我要进藏,我老婆要进藏,就是我的女儿,也不留在内地,也要跟我们一道进军西藏。”官兵们深受鼓舞,纷纷递交请战书。义之所在,不顾其利。在重大考验面前,带兵人要以“先之以身”的自觉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求回报,以高尚的人格、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境界立起好样子、展示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