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域名将由www.ncpssd.org调整为,欢迎收藏使用!
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写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

陈树浴  王静怡


“观书一卷,则增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读书正当时,莫负好春光。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细品读书之益,漫谈勤学之方。

——编 者

《勤学》有云:“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意思是说,学问是需要勤奋才能得到的,就像古人囊萤取光,勤奋夜读,揭示出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汲取知识、学有所成的道理。古往今来,“萤窗万卷书”激励着无数求学者勤学苦读、孜孜不倦。

悠悠千古事,琅琅书声传。中华民族历来提倡苦读勤学,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伏案疾书的身影比比皆是、手不释卷的美谈不胜枚举。“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勤奋、“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的专注、“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坚持……无不在向世人传递勤学之乐、苦读之美。正因如此,凿壁偷光的匡衡不觉“辱”,编蒲抄书的路温舒不觉“苦”,引锥刺股的苏秦不觉“痛”,他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乐此不疲。古人这种崇学尚读的品格追求,为后世代代传颂。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历来高度推崇读书学习,这也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无论是戎马倥偬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手不释卷。习主席始终保持着读书的习惯,他曾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勉励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前进道路上,党员干部应牢记习主席的谆谆教诲,真正把勤学苦读当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在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读”善其身、学有所获。

坚持理向“典”中求。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往往会决定他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事实证明,经典著作只有真正学进去了,才会越学越有味道、越学越有干劲,才能学出信仰信念、学出情感认同、学出使命担当。“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对于党员干部来讲,首选之书就是奠基人生理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书籍,特别是要学会运用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读专业理论书籍,补齐能力短板,增强履职本领;读中华文化典籍,孕育鸿鹄志、提振精气神。

坚持学向“勤”中得。学习方法千条万条,“勤”是第一条。刘伯承同志曾说,对既学来的感到用之不足,对未学来的感到求之不尽。与刘伯承同志相知甚深的邓小平同志在《新华日报》发表的文章中写道:“伯承同志是勤读不厌的模范……假如有人问,伯承同志有无缺点呢?我想只有一个,就是他除了读书工作之外,没有一点娱乐的生活。”“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党员干部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概念,要坚持勤学为先,始终保持“一日不读十日空”的紧迫感和“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危机感,坚持把读书当作“一日三餐”来全面摄取、细嚼慢咽、消化吸收,素养能力就会“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坚持成在“悟”中修。读书本身也是一门学问,讲究一个“悟”字,只有深学深悟,才能取得真经、融会贯通。“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学习要以“思”见“深”、以“悟”求“真”。党员干部要练好“悟”字功,起点在书本,落点在实践。一方面,要坚持边学习边深入思考,既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又要总结、思考、领悟其中的精髓要义,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积极投身实践大课堂,带着问题悟、联系实际悟,悟出规律性的东西,在积尺寸之功中集大成,切实增强解决现实难题的硬功夫、真本领。

(作者单位:海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