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主义哲学
Marxist Philosophy
该刊已选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
简 介:《马克思主义哲学》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刊,倡导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多面向、多维度的深入研究,主要刊载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经典著作、发展历程、创新成果、当代问题思考、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研究成果,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创刊时间:202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2096-9961
- 国内统一刊号:CN 10-1737/A
- 邮发代号:82-375
- 单价:
- 总价:
2025年 第2期
关于编研《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新编》的指导思想、理论价值、现实作用和基本要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与苏州实践”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2024年年会(会长会议)上的主旨讲话
王伟光[1,2]
(6-21)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把握和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制度
冯颜利[1];柳星宇[1]
(22-30)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重要论述的四重维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视角
聂家华[1];李新宇[1]
(31-38)
中国式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文明叙事
涂良川[1,2]
(39-45)
中国式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
惠子馨[1];郝立忠[1]
(46-5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字文明建构
严政[1,2]
(54-6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述评(2012—2024年)
赵婧文[1]
(61-67)
论毛泽东“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的思想及现实启示
罗新茂[1]
(68-73)
邓小平的文化观及其现实价值
刘志明[1];朱思远[2]
(74-80)
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张进军[1]
(81-87)
哲学与日常生活的辩证统一——艾思奇《大众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探赜
张小龙[1]
(88-93)
“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冯契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解读
郭俊[1]
(94-99)
肖前用科学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
乔瑞金[1];尤澜[1]
(100-107)
马克思早期“解放” 概念的哲学内涵与实践路径
姜涌[1];崔健民[1]
(108-115)
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的方法论——兼论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的一贯性
杨建伟[1];郑召利[1]
(116-123)
马克思论犹太人解放逻辑进程中的双重否定
胡志刚[1]
(124-130)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幸福观的制度批判
蒲德祥[1]
(131-13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权威的思想及其新时代启示
王永友[1];姜军[1]
(138-145)
原理阐发、思想史考辨与现实观照——有关马克思主义研究状况的省思
聂锦芳[1]
(146-153)
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思想诠释
沈尚武[1]
(154-160)
论身体的生产——从马克思的“劳动力的身体” 到福柯的“规训的身体”
李晓兵[1];张敬若[1]
(161-167)
恩格斯对公式化套用历史唯物主义倾向的批判与澄清
张娜[1];吴向东[2,3]
(168-174)
分配正义和生产正义视域下的共同富裕
林子赛[1];李永辉[2]
(175-182)
日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三木清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意义
魏伟[1,2]
(183-188)
激活马克思辩证法思想当代意义的重要尝试——读《马克思辩证法的历史语境与当代视域》
李景源[1]
(189-191)
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与阐释——读汪信砚等著《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姜正君[1]
(192-194)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大事记(八)
杨信礼
(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