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3年04月01日 Sat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文学遗产

Literary Heritage

简  介:《文学遗产》创刊于1954年,是全国唯一的古典文学研究专业学术刊物,本学科研究的许多新成果都藉本刊得以发表和确认,它代表了我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在国际汉学界也具有不容忽视的学术权威性。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主  编:竺青
  • 创刊时间:195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257-5914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009/I
  • 邮发代号:80-438
  • 单价:50.0000
  • 总价:300.0000

2023年 第2期

慈利楚简《吴语》与《国语》成书、流传新证——兼及先秦事语类作品的文本特点 廖群[1] (4-14)

汉魏六朝文学文本的变异形态及类型 林晓光[1] (15-29)

“第七届中国文体学研讨会”召开 李冠兰[1];郑思捷[1] (29-29)

“论”体文的存录方式与汉魏六朝子集兴替 伏煦[1] (30-41)

“梗概而多气”新考 多洛肯[1] (42-50)

论初唐四杰文学经典地位的形成——兼及人物并称与内涵的发展变化 洪迎华[1] (51-62)

“经典之解释:第三届早期中国经典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 邬志伟[1] (62-62)

韩柳《天说》的话语形态与历史世界 孙羽津[1] (63-74)

宋代文章学的成立:从黄庭坚到吕祖谦 李由[1] (75-87)

《中州启札》与金元之际北方士人的文学书写 慈波[1] (88-100)

《九宫正始》残佚“元传奇”集曲的文体学考察 许建中[1] (101-110)

王道士变形记:俗文学经典人物形象的代名化 吴真[1] (111-120)

明清词谱句读演化考——以“豆”的产生为中心 吴雨辰[1] (121-131)

“知人论世”的隐现:明别集编纂中的诗歌编年 杜欢[1] (132-144)

晚明坊刻明别集评点本考论 杨宜师[1] (145-157)

自我投射与时事缩影:茅维杂剧探究 赵红娟[1] (158-171)

《南邦黎献集》与鄂尔泰对江南文教格局的构建 侯冬[1] (172-181)

明代古文润笔的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 时鹏飞[1] (182-186)

海虞二冯旧藏《文心雕龙》明抄本考论 高树伟[1] (187-191)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7430号-3
百度统计
悬浮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