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注册 2023年04月01日 Sat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承建
分类表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Chinese Edition)

简  介:《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3年创刊 季刊 季末月25日出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倡导理论和学术创新,弘扬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朴实的文风,努力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一直保持着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目前在职的专职编辑人员中,绝大多数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编辑人员的专业背景覆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 主  编:方军
  • 创刊时间:1984
  • 出版周期:季刊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4913
  •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212/C
  • 邮发代号:2-461
  • 单价:30.0000
  • 总价:120.0000

2022年 第4期

编者前言:世界文化变迁中的礼乐文明 舒建军;吴飞 (14-17)

以“公私”注“恩义”——中西比较视野下对“差序格局”的再反思 许瀚艺[1] (18-38)

礼的卡里斯玛——韦伯论中国的平衡与静态 李明真[1];王诗瑜[1] (39-46)

天人之际的思想谱系和历史脉络——先秦诸子思想论纲 雷天籁[1] (47-58)

“鬼神之为德”——一个性命论的视角 吴飞[1] (59-68)

先秦儒家死亡观念探析——以《士丧礼》为中心 陈绪波[1] (69-77)

宿命与善恶——生死簿问题中的命运观 张照[1] (78-85)

论世卿礼议之争端——以何休、郑玄与《五经异义》为中心 高瑞杰[1] (86-92)

成人与入世——基于冠礼礼义的考察 顾超一[1,2] (93-99)

从“平水土”到“石生人”——禹启神话中的人伦与天伦 赵丙祥[1] (100-130)

神安兹宅——示能性理论视角下闽南某拆迁乡镇重建祖厝的案例研究 洪哲泓[1] (131-147)

疫病与妖怪——新冠病毒与海彦 长野荣俊[1];周雅 (148-150)

日本的妖怪研究的历程 香川雅信[1];葛栩婷 (151-152)

关于构建全新妖怪文化理论意义的思考 小松和彦[1];秘秋桐 (153-154)

被妖怪盯上的身体——朝向身体观、疾病观的比较研究 安井真奈美[1];宋丹丹 (154-156)

作为知识合集的怪异——妖怪文化研究 木场贵俊[1];李江龙 (156-159)

在实践中寻找“活”的经典——对话法国汉学家施舟人 孙妙凝[1] (160-164)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84—2022年各期主题一览 (165-168)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版权所有
京ICP备09037430号-3
百度统计
悬浮框